中国篮球大众赛事体系中的“中国篮球全国大赛”主要指由中国篮球协会(CBA)统筹组织的多层次多类别全民篮球赛事,尤其以全运会群众组篮球赛为核心全国性赛事。以下是基于2025年赛历和组织规则的综合梳理:
一大众赛事体系的基本框架
根据《全国篮球竞赛管理办法》,中国篮协将赛事分为职业联赛国家队赛事群众赛事(大众赛事)三大类。群众赛事以推广普及为目标,参赛主体为非职业运动员的社会各界篮球爱好者,包括企事业单位高校基层社区等。
⚽ 二核心全国大赛:全运会群众组篮球赛
作为中国最高规格的综合性运动会,全运会设有群众组篮球比赛,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篮球项目安排如下:
1. 赛事时间与分组
预赛阶段(2025年3月–6月):男子组:C组预赛于6月23日–29日在宁夏石嘴山举行;女子组:B组预赛于6月3日–9日在四川宜宾举行。决赛阶段(2025年11月):各组别决赛将于11月19日前结束。2. 组别设置与承办城市
| 组别 | 承办城市 | 备注 |
|-|--||
| 男子成年组 | 东莞 | “全国篮球城市”专项承办 |
| 男子U22组 | 香港 | 分预赛决赛阶段 |
| 女子U22组 | 深圳 | |
| 男女三人篮球组 | 澳门 | 竞技组与群众组并行 |
3. 参赛资格
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为单位组队;运动员需为非职业注册球员(如CBANBL现役球员不可参赛)。三其他全国性大众赛事
除全运会外,中国篮协还统筹以下大众赛事:
1. 全国U系列青少年赛事
如全国U14南北大区赛(2025年6月举行),分男子组与女子组,属青少年普及赛事。2. 三人篮球大众赛事
如超三联赛卫星赛3WL常规赛(2025年6月启动),面向社会球队开放。3. 大学生联赛(CUBAL)
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虽属教育系统,但纳入篮协协作体系,全国大赛32强赛等票务由官方平台管理。四赛事组织与规则体系
1. 管理主体
中国篮协竞赛部统一制定赛历,地方篮协/俱乐部承办需经备案或批准。2. 竞赛规则
采用中国篮协审定《篮球竞赛规则》,群众赛事可适当调整(如时间分制),但需提前报备。3. 监督机制
设立赛区组委会技术代表仲裁委员会,确保公平性。五意义与发展方向
普及篮球运动:通过低门槛赛事吸引全民参与,如2025年全运会覆盖8个组别历时9个月;衔接职业体系:优秀业余球员可通过赛事进入省队或NBL青年梯队(如广西威壮安徽文一等俱乐部从地方选拔人才);国际化尝试:三人篮球世界杯(2025年6月蒙古举办)设群众选拔通道。六参赛途径与展望
报名方式:通过地方体育局或篮协提交队伍资料,参与预选赛;2025年重点:全运会群众组将成为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全国大赛,预计超300支基层队伍参赛。中国篮球大众赛事正从“竞技优先”转向“全民共享”,2025年赛历的系统发布标志着规范化与透明化提升,未来或将进一步下沉至县域联赛,深化“篮球土壤”培育。